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一百零六期

铭记与奋斗——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好书速递》第一百零六

202598——914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

欢迎师生读者踊跃荐书!

 

1.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程(上下册)

2.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历史(上下册)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

4.十四年抗战在沈阳打响第一枪:沈阳抗战故事集

5.血肉长城:徐州会战

6.非常抗战

7.上海抗战研究(第一辑)

8.桂林抗战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9.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以陕北晋西北为例

10.抗日战争专题研究: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

11.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


好书速递1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程 jpg.jpg


【书名】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程(上下册)

【作者】于化庭    

【索书号】K265/5024  K265/5023

【出版者】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  济南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于化庭,国防大学教授,正师职务,大校军衔。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军事学院军事理论研究班。长期从事军事理论和军队建设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程》一书,是从中共党史的角度揭示抗日战争发展历程的抗战史通俗读物,也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党史教育普及读本。本书通过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贯彻执行情况,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各阶段的正确指导,进而揭示出全民族抗战能够在艰难曲折中持续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程(套装上下册)》在语言上力求通俗化,尽量增加知识性和可读性。但在对主要战役、战斗的介绍、分析时,使用了一些比较简明的军事术语。在军事术语的使用上,作者尊重当时的军语概念,比如,日军没有战役的概念,只使用“作战”的术语;国民党军队当时也不用战役的概念,而使用“会战”的术语。本书使用原来的军事术语,便于读者查阅、对照国内外的相关历史资料。

好书速递2


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历史.jpg


【书名】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历史(上下册)

【作者】周勇  主编  

【索书号】K265.1/5003  K265.1/5004

【出版者】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点。中国抗战大后方

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重要政治舞台。中国抗战大后方主要是国民党统治的区域。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抗战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书系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重庆、四川、云南三省市的党史,下卷包括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区的党史。书稿详细描述了全面抗战爆发前后、抗战前期、中期、后期以及战后初期,西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宣传、统战、工运、学运等方面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一幅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推动、带领全国各阶层、各民族人民外抗强敌、内争民主的宏伟画卷。

好书速递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jpg


【书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

【作者】李蓉  

【索书号】K265.1/5002

【出版者】团结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广大而深刻的影响——这是毛泽东当年的评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气壮山河斗争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酝酿、形成、发展与曲折的来龙与去脉,如今终于第一次以完整的形态呈现于读者面前。阅读本书,将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求生存、求复兴英勇奋斗过程的复杂性与胜利的必然性。

好书速递4


十四年抗战在沈阳打响第一枪:沈阳抗战故事集.jpg


【书名】十四年抗战在沈阳打响第一枪:沈阳抗战故事集

【作者】王建学  张洁  主编  

【索书号】K265/5027

【出版者】沈阳出版发行集团  沈阳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年抗战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讲好沈阳故事 传播好沈阳声音 树立好沈阳形象”,沈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十四年抗战在沈阳打响第一枪——沈阳抗战故事集》。

沈阳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终点。1931年九一八事变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56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完成了最后一批日本战犯的审判,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落下了终场的帷幕。同时,沈阳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焦点,十四年的抗战,诸多重大节点性事件都发生在沈阳。1935年,唱响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最早发源于沈阳及周边地区。1945年,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沈阳东塔机场被捕,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傀儡政权被彻底瓦解。

《十四年抗战在沈阳打响第一枪:沈阳抗战故事集》宣传沈阳抗战历史,进而凸显沈阳抗战精神,再现英雄城市形象。通过抗战故事传播,让沈阳的抗战历程植根于辽沈大地,并广泛流传。该故事集收集了抗战第一枪的故事、第一篇抗战宣言的故事、东北义勇军抗战的故事、沈阳“九君子”与“沈阳拉贝”的故事、义勇军特工的故事、东北大学抗战和冯庸大学抗战的故事、东北抗联的故事等,这些故事饱含家国情怀,尽显民族品格,更兼世界有爱。

好书速递5


血肉长城:徐州会战.jpg


【书名】血肉长城:徐州会战

【作者】周明  王逸之    

【索书号】K265.21/5028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初期

正面战场上的第一场辉煌胜利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后期

一场几乎完美的大军敌前撤退

诠释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持久战战略

台儿庄大捷1938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败的神话,大大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经典战史回眸抗战系列·血肉长城:徐州会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按历史的时间顺序,从南京保卫战讲起,继之以浓墨重彩刻画了台儿庄大战的具体经过。临沂、滕县、台儿庄中国守军寸土不让,视死如归的作战画面跃然纸上。徐州会战最后以几十万中国军队在日军重兵包围下顺利突围而落下帏幕。

全书以1938年徐州会战为主线,按时间顺序分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大捷、徐州突围三章,记载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及突围过程。内容涵盖国共合作背景下八路军破坏日军交通线、新四军阻击敌军等战役细节,通过图文结合方式展现抗日战争史实书中附有参考书目及战役档案数据。

好书速递6


非常抗战.jpg


【书名】非常抗战

【作者】萨苏  

【索书号】K265/5016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萨苏,本名弓云,著名作家、IT工程师、日本问题专家,主要研究历史军事、中日文化、京味文化、侦探纪实。曾兼任《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日本新华侨报》副总编,被视为较为客观而视角独特的日本问题专家,长期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山东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节目担任嘉宾主持。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主要著作有《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退后一步是家园》《最漫长的抵抗》《美国记者眼中的八路军》《梦里关山走遍》等图书50余种。

本书选取萨苏有关抗日战争的最新研究文稿,由小切入点还原战争中不同的片段,以点带面,勾勒出一幅中国抗战 14 年的历史白描。

本书描绘的这幅非常抗战的图景,战场广阔,影响深远,由一个个闪光的画面组成有奋战在东北抗联一线的清华三杰;有“智取威虎山”中人物和部队的原型;有为冀中根据地八路军研制炸药,并亲自动手冷静炸掉日军列车的中国科学家;有新四军在南京城下的闪电战,还有商船在珠江口用明代大炮迎头痛击日军的传奇。

阅读本书,可以脱开宏观叙事式的历史框架,通过鲜活的细节接近真实,深刻感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刚毅和智慧,从而深入认识历史全貌。

好书速递7


上海抗战研究(第一辑).jpg


【书名】上海抗战研究(第一辑)

【作者】张云  唐磊  主编

【索书号】K265/5022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张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等职务,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国民党党史、中华民国史、中国军事史、近现代国防史、军事思想和军事史学理论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历史命运的大抉择》《潘汉年传奇》《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80年》等多部著作。

本书是一部有关上海抗战的研究和综合性论述的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9篇,按主题划分为专题论文、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抗战文化、社会·生活、人物研究、圆桌会谈、新史料八个部分。本书一方面将上海抗战视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赋予上海抗战充分的独立性,即上海抗战自身可成为专门的研究课题,总体兼具较强的主题性和学术性。

好书速递8


桂林抗战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jpg


【书名】桂林抗战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作者】刘小林  

【索书号】K265/5018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桂林抗战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广西师范大学刘小林教授所著的历史研究专著,聚焦抗日战争时期桂林作为西南文化中心的历史背景,探究抗战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互动关系。

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大彰显与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激励着四万万华夏儿女同仇敌忾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书从桂林抗战文化的群众性、和谐性、传承性、开放性、开拓性等特征入手,通过对桂林抗战戏剧、抗战音乐、抗战文学、抗战美术、抗战传媒等活动的解析,揭示了蕴含其中的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肩作战通力合作的团结奋斗精神,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包容开放精神,讴歌了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

好书速递9


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以陕北晋西北为例.jpg


【书名】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以陕北晋西北为例

【作者】董佳  

【索书号】K269.5/5001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四楼书库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生态改造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董佳教授所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属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学术前沿系列。该书以陕北、晋西北根据地为案例,系统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的社会生态改造实践

研究围绕土地政策调整、基层权力重组与意识形态重塑三条主线,分析中共通过民主选举、劳动互助社等政策重构乡村社会结构的路径。书中结合经济转型与政治动员的互动机制,探讨传统乡村经济固化悖论、政权合法性构建等核心问题,揭示战时社会变革的内在逻辑。全书通过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展现中共在复杂历史环境下整合社会资源的策略体系。

好书速递10


抗日战争专题研究: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jpg


【书名】抗日战争专题研究: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

【作者】陈声玥  

【索书号】G649.28/5066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三楼书库

【内容提要】

陈声玥所著《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属“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及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计划成果。该书依托两岸学者合作研究,基于未刊档案史料,聚焦战时金陵大学的迁变历程。

本书以抗战时局影响下金陵大学的迁变与调适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其早期的调适与发展、抗战西迁与南京留守、战时组织与管理、科教发展与社会服务、战时学生生活等方面的考察,深入探究了金陵大学的战时办学特点、发展情况、“本土化”转变历程及其在抗战期间国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好书速递11


患难<span class=


【书名】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

【作者】黄国荣  

【索书号】I247.57/8892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曾为了自己热衷的出版事业流亡六次、坐了243天牢的邹韬奋留下这样一句话:“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

毛泽东曾深情评价他:“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作为三联书店的创始人,邹韬奋先后创办《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全民抗战》等七种刊物,出版著作与译作数十部,指引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他因积极宣传抗日,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政论家、出版家和新闻记者。

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国荣撰写的《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一书由三联书店刊行,这是一部长篇传记文学作品,作者以像电影分镜头一样的充满画面感和故事性的写作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韬奋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