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好书速递

好书速递第一百零七期

热血铸春秋  奋斗趁年华

《好书速递》第一百零七

2025915——921日)

编辑:曹小芳     联系方式:钉钉

欢迎师生读者踊跃荐书!

 

 

 

 

 

 

1.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

2.不负少年时:我的求学生涯

3.未名湖畔的足迹

4.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

5.从师记

6.愿生命从容

7.时间从来不语  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8.从容穿过喧嚣

9.半寸农庄

10.大地芳菲

11.不负人生不负卿


好书速递1


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jpg


【书名】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

【作者】赵瑞蕻     

【索书号】I267/7944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是赵瑞蕻创作的文学回忆录,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品以1937年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组建西南联大为背景,记录作者1938年迁入该校外文系的经历。

全书通过梅贻琦、闻一多、沈从文、吴宓、钱锺书、燕卜荪等师长的言行风貌,展现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作者赵瑞蕻系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发起人之一。

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北方高等学府联合一批中外知名学者,汇集八方爱国学子,艰难跋涉到西南边陲,抱着“抗战必胜”的信念继续办学,中国文化的血脉在烽火硝烟中得以保存。作者赵瑞蕻系当年西南联大外文系的学生,他在西南联大所接受的“刚毅艰卓”“爱的教育”“民主精神”,深刻影响了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为“年轻的诗人”的一生。晚年他用深情的笔追忆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求学经历,繁忙的梅贻琦“穿着深灰色长袍走来走去”,闻一多的“炯炯目光”,沈从文的“和蔼笑容”,燕卜荪“红通通的鼻子”,吴宓“走路直挺挺的”,钱锺书“完全用英语讲课”,一位位大师的身影跃然纸上……

 

好书速递2


不负少年时:我的求学生涯.jpg


【书名】不负少年时:我的求学生涯

【作者】许渊冲     

【索书号】I267/7893

【出版者】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百花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许渊冲,1921年4月生于江西南昌。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法韵文专家。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多部,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问鼎国际翻译奖项——国际翻译家联盟“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不负少年时:我的求学生涯》是许渊冲创作的自传体随笔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另由中译出版社推出特别珍藏版。《不负少年时:我的求学生涯》是译界泰斗许渊冲对自己求学生涯的回忆:该书以回忆录形式记述许渊冲从江西故乡启蒙到西南联大求学的经历;从陈寅恪、钱锺书、吴宓、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大师的教诲,到与杨振宁等贤哲之士的同窗共读;从留学巴黎深造,到毕业后的译坛逐梦。许渊冲的辗转求学路,不仅是当时青年学子奋发读书的缩影,而且为他传奇一生奠定了基础。他不负韶华,从当初的翩翩少年,成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还获得“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书中同时收录作者巴黎留学经历及职业生涯中的翻译实践片段,反映抗战时期青年学子求学精神与学术传统。

 

好书速递3


未名湖畔的足迹.jpg


【书名】未名湖畔的足迹

【作者】周先慎     

【索书号】I267/7982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周先慎,1935年12月生,四川成都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同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代表著作有《中国文学十五讲》《古典小说鉴赏》《古诗文的艺术世界》,撰写的《简笔与繁笔》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周先慎长期从事宋元明清文学研究,主要方向为古典小说艺术、《聊斋志异》《红楼梦》及苏轼散文。曾赴德国洪堡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地讲学,为央视《中华文明之光》栏目撰写《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专题。2018年逝世后,家属将其7000余册藏书捐赠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周先慎文集》十卷本于2021年出版,收录《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等核心成果,其研究注重文本细读与艺术形式分析。

集子中的这些文章,清晰地记录下周先慎先生在未名湖畔留下的人生足迹。《未名湖畔的足迹》按内容的不同分为八辑。前三辑是直接写在北大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其中既有鲜活的生活场景,也有终生铭刻不忘的内心感受,还有作者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的切身体验。可以看出,几十年的熏陶和濡染,在作者灵魂中留下了北大精神的印记。“人生感悟”以下各辑,虽多数不是直接写北大的,但也都与北大的血脉相通,都是由未名湖的思想清泉中流淌出来的。从书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细部,也会感受到历史血脉的搏动。这些“琐细零碎”的笔记体记录,对于研究北大校史、中国现代教育史,以及研究知识分子的生态和心路历程,都不无小补。

 

好书速递4


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jpg


【书名】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

【作者】梁晓声     

【索书号】I267/8791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是当代作家梁晓声创作的散文集。

在该书中,梁晓声主要与读者谈读书与写作的方法及技巧,聊人生的终极意义,道亲情友情的可贵,进而从一个侧面,情理交融地揭示出读的真谛:尽享寻常生活之中满溢出的那份幸福。该书以深邃的哲思和朴实的寓意,呈现出世界的雄浑、宽广、美丽和可爱。文字真诚质朴、幽默温暖,作者的笔在坚与柔之间变换,从心态上、精神上、感情上紧贴大众。

《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汇集了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之路的经典散文。全书有三辑,45篇文章。辑一为“书中岁月长”,主要讲述书籍对作者生命“底色”的影响、读书的思考与写作的感悟。读书有什么方法,写作有哪些“窍门”与“规律”,皆可从中获得启发。辑二为“安顿好内心”,青少年、中年人该如何安顿好内心,作者是如何面对困境的,积极之人生当如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看他人之人生观,也是在向内找到真实的自己。辑三为“情深人世间”,作者对亲人、友邻、陌生人的挚爱,关于父父子子、爱情婚姻、焦虑孤独的思考,浸润于人间烟火处的情愫与胸怀格外打动人心。

 

好书速递5


从师记.jpg


【书名】从师记

【作者】刘跃进     

【索书号】I267/8030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从师记》是刘跃进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22年10月。

《从师记》记述了百余年来大量前辈学人的治学风采,展现了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杭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教学与科研机构的学术气象,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尊师重道精神渗透于字里行间。作者饱蘸感恩之心怀念诸多前辈师友的一路扶持,对学术的挚爱贯穿始终。

《从师记》上编6篇,以刘跃进读书成长的经历为线索,回顾文学梦想的缘起、知青生活的淬炼、大学求学的经历以及两代人对清华大学文科建设的记忆,还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的点点滴滴。生活的实践让他感受着社会这所大学的深邃;不同时期的老师们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他读书、做学问,也在书中有具体而微的描述。下编9篇,是对俞平伯、王伯祥、魏隐儒、傅璇琮等前辈学者的追忆和纪念。附录一篇,记录了与年轻学人的一段学术缘分,再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古训古风。

《从师记》主体是一部怀人记事散文集。在《从师记》中,作者以朴素自然的笔墨,记述了数十年来个人求学与从师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其主要记述的就是刘跃进青年时代攻读本硕博及工作以后对自己成长进行一系列帮助的前辈师友的故事。当然,因为刘跃进与他们的交往也存在次数多寡、亲疏远近等等,他自然不可能给予每人相同的篇幅,但正是在其详略得当、声情并茂地讲述中,如同还原了故事发生地现场一般,将一段段或众所皆知但更多是鲜为人知的学人交往故事呈现在字里行间,让读者得以窥见一众名师大儒的治学风采。既具有学术史的扎实严谨,更是文学手法的生动讲述。

 

好书速递6


愿生命从容.jpg


【书名】愿生命从容

【作者】周国平     

【索书号】I267/7996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周国平,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其散文以哲思和文采著称,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周国平说,我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我是为自己写作,所思所写大多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实话。读者的反馈表明,许多人与我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所以发生了共鸣,我对此感到欣慰。

读者评论说,周国平的散文总有一种白玉兰一般的芳香,清清爽爽的,干干净净的。无论什么时候读他的散文,都可以使人感受到从喧嚣的闹市,飞到若禅若道的平静世界,从烦恼丛生的惆怅,回到无根无欲的无邪时代。徜徉在他优美的文字中,总会逆溯到一份难得的清醒。

周国平精选散文集,亲笔序文推荐。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周国平散文精选集收录豆瓣、人人、百度、新浪、网易、腾讯等亿万网友感动和推荐最多的篇目,横跨周国平三十载创作经典,诚如周国平在自序中言,“我嫌我的作品选本已经太多,对于出版新的选本总是十分犹豫,可是这个选本很特别,我决定开绿灯。好比烹饪,点菜率高反映了某种普遍的口味,把这些品种集中起来,专开一间餐厅,对于人们未尝不是提供了方便。”

《愿生命从容》共分成八辑,囊括了人生观、价值观、孤独与安静、爱情与婚姻、孩子与教育、怀念友人、阅读感想及回归心灵家园八个方面内容。既包括《论真性情》《安静的位置》《独处是一种能力》等经久流传的典藏篇目,亦囊括高考阅读试题《记住回家的路》《时光村落里的往事》等早期经典作品,收录周国平引发广泛关注、选集本从未出版过的2013文《想念——我生活中的邓正来》、2014随笔《受伤记》等,更是特别收录完整的《今天怎样做父母》三篇系列文章,希望能为已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80后、90后,在面对子女教育时减少一些迷茫。

不管世界多么嘈杂,愿你我都能抱有一颗安静的心,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愿这些经岁月洗涤与万千读者甄选的经典文字,能让你从浮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获得美好富足的人生。

 

好书速递7


时间从来不语  却回答了所有问题.jpg


【书名】时间从来不语  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作者】季羡林     

【索书号】I267/7951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是季羡林创作的散文集,作者季羡林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全书收录1933至2006年间创作的40篇散文,时间跨度逾七十年,分为五章系统梳理时间、人生、社会等主题。

该书以日常琐事与历史观察为载体,通过《当时只道是寻常》《不完满才是人生》等篇章,探讨生命本质、自我认知与人世情感。内容涵盖对时间流逝的哲思、社会现象的理性审视、亲情故友的追忆,以及用历史视角解读问题的处世观。文字风格质朴真挚,融合作者跨越世纪的阅历沉淀,展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的思想轨迹。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当之无愧的文学巨擘,在世事沉浮中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与大师共语,品味人生百味,这些文章涉及季老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他一生经历的缩影,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发酵,诠释出大师的百年智慧。季羡林对人生的参悟和豁达的处事态度,或许我们还难以抵达,但我们仍能不停追寻。

 

好书速递8


从容穿过喧嚣.jpg


【书名】从容穿过喧嚣

【作者】池莉     

【索书号】I267/7895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池莉(1957年5月30日-),湖北仙桃人,当代作家,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及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作包括《烦恼人生》《来来往往》《生活秀》等,作品多聚焦武汉市民生活,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50余项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

如何在宏大叙事的世界里珍视自我,如何在喧哗尘嚣里找到内心的幸福与勇气?

《从容穿过喧嚣》系池莉亲自选编、逐字审定的散文集,作品时间横跨八年之久。该书记录了池莉在武汉疫情期间的生活和感悟,以及她的呼吁。

该书围绕美食、自我价值、幸福力、时间、婚姻等诸多人生关键词,反映作者当下的生活与精神状况。作者在该书中写对日常生活的珍视与热爱,记录对世间万物的尊重和思索,更探讨当下个体价值的所在。

池莉的文字赤诚而温暖,睿智而富哲思。给予我们重启美好生活的勇气,及生生不息的力量。

 

好书速递9


半寸农庄.jpg


【书名】半寸农庄

【作者】盛林     

【索书号】I267/7872

【出版者】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天津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半寸农庄》是中国作家盛林的纪实文学作品,记述作者与丈夫菲里普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顿镇野林隐居十年的田园生活经历。远离城市喧嚣,盛林和她的丈夫菲里普在美国一个叫沃顿镇的地方,拥有一座半寸农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隐居野林的乡间生活。砍柴,种菜,钓鱼,栽花,养蜜蜂,养鸡鸭鹅……野林四季更迭,各种小动物和野兽出没,听一晌午鸟鸣,躲起来看浣熊散步,打野猪,养孔雀,日子每天都不一样,这里的花鸟虫兽每天都有新鲜事。

全书以夫妇二人亲手开垦荒地、建造田园为线索,展现农耕劳作、养殖家禽、应对野生动物侵扰的日常细节,穿插对浣熊、白尾鹿等动物的生态观察,传递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

作品通过九章内容,以细腻笔触描绘四季更迭中的自然哲思,探讨草木与人类生命的平等性,并对比中美乡村文化的差异性。附录部分回顾作者与作家三毛的交往片段及跨国婚姻经历,为隐居生活增添个人叙事脉络。

像三毛一样,盛林也是为爱流浪异乡,爱也是她的归宿。没有高楼林立,没有锦衣华服,只有山野田园,返璞归真。在林中的日子,简单而清静,俭朴而原味,知足而欢喜,日子不需要太满,能活出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够了。

 

好书速递10


大地芳菲.jpg


【书名】大地芳菲

【作者】常龙云     

【索书号】I267/7973

【出版者】成都时代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常龙云,生于20世纪60年代,四川省达州市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长期从事散文和小说创作,在《青年文学》《文学自由谈》《四川文学》《文学报》《四川日报》《散文选刊》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作品近百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入选多种文集。著有散文集《寻找诗意生活》,小说代表作有《少年行》《荞花》《最后的稻草人》《异乡的苹果》等。

本书为散文集,分“乡关烟雨”“山河岁月”两揖,收录散文48篇。这些作品以作者生活、工作的所在地大巴山区为圆点,以更高、更远、更深为创作理念,笔墨挥洒向四面八方。或大开大阖于乡村历史,或纵横驰骋于山川河流,或探微觅真于自然草木,乡村炊烟、山川风貌、世态人情等,淡淡的忧愁中散发着诗意的芬芳,传递着真、善、美能量,唤起人们对社会进步的认同,激起人们对诗意生活的共鸣、向往和追求。

 

好书速递11


不负人生不负卿.jpg


【书名】不负人生不负卿

【作者】闫荣霞  邢万军  编著   

【索书号】I267/7789

【出版者】北方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址】西二楼书库

【内容提要】

闫荣霞,1971生人,籍贯河北正定,中国作协会员,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读者原创版》《特别关注》等杂志签约作家。邢万军,出版人,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工作于文盛文化工作室,策划出版《走近宋词品人生系列》《走近唐诗品人生系列》《走近古典品人生系列》《诗歌行者系列》等百余部图书。

《不负人生不负卿》是邢万军、闫荣霞合著的散文集,属“心灵微观系列”图书通过多篇精选文章探讨人生困境的应对之道。

全书以亲情、友情、爱情及人间情为主题,结合温暖积极的文字传递正能量,倡导在逆境中重构生命体验、与苦难和解。书中包含“世间万物都会辜负,唯有流光不相负”等语句,强调珍惜情感的价值,引导读者以转变视角直面苦乐

痛苦和不安只从内心生发出来,也只从心灵深处消除,而消除它们也许要用数年、数个月,渐渐只用几天、几个时辰,甚至痛苦和不安一经生发,即告消散,就像水滴落进炽热的火炭。

所谓的沟沟坎坎,全看你自己怎么看。一阵子一阵子的西风,其实都是促人行路的东风,此时山重水复,转身柳暗花明。关键在“我”,不可推脱。所以,苦也罢甜也罢,不过看你自己怎么尝,怎么想罢了。